香港立法會
|
---|
呢篇文係香港政治系列之一 |
憲制文件
|
|
|
|
|
|
其他香港系列 |
各國政治 • Portal:政治 |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簡稱立法會,英文:Legislative Council,LegCo)係香港嘅立法機構。
立法會而家有90個議席,每屆任期 4 年(香港主權移交後第一屆立法會嘅任期係兩年)。喺政權移交前叫做立法局。響香港基本法草擬期間,亦有指佢做立法機關。
歷史
英國殖民地



香港由1841年1月26號起一直到1997年6月30號都係英國嘅殖民地,第一份憲法係由維多利亞女皇以《英皇制誥》形式頒布,叫做《香港殖民地憲章》,1843年6月26號喺總督府公布。呢份憲章訂定成立立法局,授權「在任嘅總督……喺取得立法局嘅意見後……制定同埋通過為維持香港嘅和平、秩序同良好管治……而不時需要嘅所有法律及條例。」。喺1917年頒布取代咗1843年憲章嘅英皇制誥,喺份文本入面嘅「的意見」之後加入「及同意」呢類重要字眼。
立法會最初成立嗰陣叫做定例局,後來改做立法局。最初係由三個部份組成,分別係嚟自政府三司嘅「當然議員」、由政府官員出任嘅「官守議員」,同埋由民間人士出任嘅「非官守議員」。除咗當然議員之外,其餘成員都係由港督委任。
1843年8月砵甸乍總督宣布委任官守議員加入立法機關。三位官守議員(即係話擔任緊某種官職咁解)分別係莊士敦(前護理總督)、摩理臣(商務總監中文秘書兼傳譯員)同埋金尼(首席裁判司)。
1844年1月11號,立法局舉行第一次會議。1844年2月26號,通過咗第一條香港法例。1845年3月7號,立法會跟據《1843年皇室訓令》第6條,制定同時通過咗第一份《香港立法機關會議規則及常規》。
1850年,委任兩位太平紳士代表大衛·渣甸同約瑟·艾德格成為頭兩位非官方議員。1857年,再委任多兩位官方議員同一位非官方議員。1884年,擴大立法局嘅成員人數到七位官方議員同五位非官方議員,其中包括一位華人伍才(又叫做伍廷芳)。1896年,進一步擴大立法局嘅成員人數到八位官方議員同六位非官方議員。1929年,立法局總共有10位官方議員同八位非官方議員,其中包括三位華人同一位葡籍人士。
1960年代,香港經歷因文革而引發嘅六七暴動,政府一方面推出香港節呢類文化活動嚟安撫民心,另一方面又籌備代議政制,令市民有參與政制嘅機會。1967年,立法局成員人數增加到26位,官守同非官守議員各佔13位。1973年,人數增加到46位。1980年,增加到50位。喺1984年政府推出代議政制綠皮書,詳細列出立法會民主化嘅過程,重正式就立法局引入民選議席諮詢公眾。
1985年立法局搬到位於中環嘅舊最高法院大樓,重第一次推行間接選舉。由於立法局嘅間接選舉同埋當時主要由民選議員組成嘅市政局都極為成功,好多泛民主派成員都要求政府喺1988年引入直接選舉議席,當時叫做「八八直選」。不過政府最後推出嘅代議政制白皮書將第一次直選嘅時間推遲到1991年,令泛民主派失望。1985年,通過《立法局(權力與特權)條例》,令立法局嘅權力大大提高。1991年,成員人數增加到60位。
1991年立法局第一次直接選舉舉行,香港第一個政黨香港民主同盟(即係今日嘅民主黨前身)成立。由於聯票效應,令泛民主派大獲全勝。立法局入面嘅非官守議員為咗對抗泛民主派,以免議會被泛民主派控制,成立咗「啟聯資源中心」,即係今日嘅自由黨前身。
彭定康政改方案
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喺1992年上任後,第一份施政報告就出咗份政改方案,喺1995年,即係最後一屆香港立法局選舉入面大幅度增加直選議席,又加多咗九個功能組別(即係所謂嘅「新九組」),令中方好不滿,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魯平重鬧彭定康係「香港歷史上嘅『千古罪人』」,宣佈放棄「直通車」(即係話原本中英雙方協議最後一屆立法局議員可以全部過渡成為特區第一屆立法會議員);重決定「另起爐灶」,喺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之下成立預備工作委員會,同埋成立香港臨時立法會(簡稱臨立會),用嚟喺第一屆特區立法會成立之前,可以通過晒一啲特區成立時「必不可少」嘅法律。但係臨立會喺1996年成立一直到香港主權移交之前,港府都唔承認呢個會,結果呢個會變咗做非法組織,令到參加臨立會會議等如非法集會,所以喺回歸之前臨立會要走到上深圳開會,搞到好多議員都要深港兩頭走。
中國特區
九七政權移交
1997年7月1號,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立法局改名做立法會。最後一屆殖民地時期立法局議員全部「落車」,中國政府成立臨時立法會。
政權移交後
1998年,舉行第一屆正式立法會選舉。2000年,舉行第二屆立法會選舉。2004年,舉行第三屆立法會選舉。
2005年,香港為2008年立法會係咪要實行全面普選而發生好多爭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同附件二進行解釋,指出香港如果要改變行政長官同立法會嘅選舉制度,除咗要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三份之二立法會議員同意之外,重要得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先可以實行,間接否決咗2008年普選嘅可能。
2010年,立法會通過香港2012年政改方案,由2012年第五屆立法會開始,議員數目加到70人,地區直選有35席,超級區議會有5席,其餘30席為傳統功能界別。
2021年3月30號,為咗落實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提出嘅「愛國者治港」要求[1],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2],確定立法會議席由70席增加到90席,立法會嘅90個議席以40、30、20比例分配議席,又叫「四三二方案」。具體係選舉委員會界別40席;傳統功能界別30席;地區直選20席,而且形式由單議席單票制改為雙議席單票制[3][4]。由於直選議席數目大減,泛民主派人士認為立法會已經淪為「橡皮圖章」[5]。
組織
喺1998年嘅第一屆立法會選舉度,30席由功能組別產生,10席由選舉委員會選出,20席由地方分區直選產生。2000年嘅第二屆立法會選舉,增加咗由地方分區直選嘅議席,減少由選舉委員會選出嘅議席,其中30席由功能組別產生,6席由選舉委員會選出,24席由地方分區直選產生。2004年第三屆立法會選舉,廢除咗由選舉委員會選出議席嘅制度,將6席改為由地方直選產生。其中30席經地方分區直選產生,其餘30位經功能組別選舉產生。香港基本法第68條講明最終目標係全部議席都由普選產生。
主席
立法會主席(President)由立法會議員互選一人出任。第一屆至第三屆主席都係范徐麗泰,而第四同第五屆就由曾鈺成擔任。至於第六屆,就由梁君彥擔任。
委員會
立法會轄下有3個常設委員會,分別係財務委員會、政府帳目委員會同議員個人利益監察委員會。另外重設有18個事務委員會,定期聽取政府官員嘅簡報,同埋監察政府執行政策同措施,議員可根據需要加入一個或幾個事務委員會。
行政管理委員會
行政管理委員會係為立法會提供行政支援及服務,委員會之下設有議會事務部、資料研究同圖書館服務部、翻譯同傳譯部、公共資訊部、申訴部、總務部及法律事務部。
職責
根據香港基本法第七十三條,立法會主要職責有:
- 制定、修改同廢除法律
- 控制公共開支
- 監察政府工作
- 接受香港居民申訴
- 同意終審法院法官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嘅任免
- 如果立法會全體議員四分之一聯合動議,指控行政長官有嚴重違法或者瀆職行為時,立法會可以通過進行調查,並委託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組成獨立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如果調查委員會調查之後認為有足夠證據構成對行政長官嘅指控,立法會會對係咪提出彈劾案進行表決。如果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通過嘅話,立法會就可提出彈劾行政長官案,並將結果知會中央人民政府,同埋報請中央人民政府決定。中央人民政府接到報告之後會決定係咪免去行政長官嘅職務。
選舉組別
選舉組別大致可分為地區組別、功能組別同選舉委員會。
地區組別
由1998年第1屆香港立法會選舉開始,全港分為五個選區,議員由普選產生,頭六屆選舉制度係比例代表制。登記選民大約有3百多萬。由1998年到2016年,地區直選議席逐漸增加。2021年開始,選舉制度改做雙議席單票制,地區直選議席減到20席。
地方分區 | | |||||
1998 | 2000 | 2004 | 2008 | 2012 | 2016 | |
香港島: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 | 4 | 5 | 6 | 6 | 7 | 6 |
九龍東:黃大仙區、觀塘區 | 3 | 4 | 5 | 4 | 5 | 5 |
九龍西: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 | 3 | 4 | 4 | 5 | 5 | 6 |
新界東:北區、大埔區、沙田區、西貢區 | 5 | 5 | 7 | 7 | 9 | 9 |
新界西:荃灣區、屯門區、元朗區、葵青區、離島區 | 5 | 6 | 8 | 8 | 9 | 9 |
共有 | 20 | 24 | 30 | 30 | 35 | 35 |
選區 | 議席 |
---|---|
2021年 | |
香港島東 | 2 |
香港島西 | 2 |
九龍東 | 2 |
九龍中 | 2 |
九龍西 | 2 |
新界東南 | 2 |
新界東北 | 2 |
新界西南 | 2 |
新界西北 | 2 |
新界北 | 2 |
共有 | 20 |
功能界別
2012、2016年嘅選舉有29個功能界別,分別代表香港社會各界別。每一界別有1至5位議員,夾埋有35位議員。各界別係:
23個功能界別採用「最多票數當選法」(First Past the Post),合資格嘅選民以一人一票選出代表。
勞工界每人可以投三票;鄉議局、漁農、保險、運輸就採用「選擇消去法」(preferential elimination system)。
至於俗稱超級區議會嘅區議會(第二)就採用比例代表制。
2021年嘅選舉有28個功能界別,每一界別有1至3位議員,夾埋有30位議員。各界別係:
|
除咗勞工界每人可以投三票之外;其餘27個功能界別採用「最多票數當選法」(First Past the Post),合資格嘅選民以一人一票選出代表。
選舉委員會
1998年第1屆香港立法會選舉,800人選委會選出10位立法會議員,2000年第2屆香港立法會選舉,800人嘅選舉委員會選出6位立法會議員,比1998年少咗4個議員;2004年第3屆香港立法會選舉至2016年第6屆香港立法會選舉,再無立法會議席由選舉委員會選出。選舉委員會成員嚟自四個界別(各200人):
大部份委員由本身嘅界別中選出。委員由800人入面選擇,每人可以選擇嘅候選人以議席數目為限,得最多票嘅6個委員當選立法會議員。
2021年第7屆香港立法會選舉,選委會界別鹹魚翻生,1500人選委會選出40位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成員嚟自五個界別(各300人):
大部份委員由本身嘅界別中選出。委員由1500人入面選擇,每人可以選擇嘅候選人以議席數目為限,得最多票嘅40個委員當選立法會議員。
福利及待遇
參考
- ↑ ""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落实'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专题研讨会举行 夏宝龙出席并讲话".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中文). 2021-02-22. 原先內容歸檔喺2021-03-08. 喺2021-12-11搵到.
夏宝龙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
- ↑ "【全面治港】中國人大常委通過港選舉改制方案 立法會直選議席大減". 蘋果日報. 2021-03-30. 原先內容歸檔喺2021-04-03. 喺2021-12-11搵到.
- ↑ "譚耀宗:立法會以40、30、20比例分配議席". 香港電台. 2021-03-30. 原先內容歸檔喺2021-05-23. 喺2021-12-11搵到.
- ↑ "立會直選改雙議席單票制 民建聯:建制協調免惡性競爭". Now 新聞 (中文). 喺2022-01-06搵到.
- ↑ "全面管治權︱立法會直選比例或降至22% 倒退30年歷來最低". 蘋果日報. 2021-03-11. 原先內容歸檔喺2021-04-02. 喺2021-03-11搵到.
- 《立法會簡介》,香港立法會網站
- 《立法會選舉資料摘要》,香港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及圖書館服務部,2005年4月11日
睇埋
- 香港政治
- 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2021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香港立法會大樓
出面網頁
#
- 100毛
- 10月11號
- 10月14號
- 10月15號
- 10月18號
- 10月1號
- 10月27號
- 10月30號
- 10月3號
- 10月9號
- 11月11號
- 11月15號
- 11月18號
- 11月1號
- 11月20號
- 11月22號
- 11月2號
- 11月30號
- 11月4號
- 11月5號
- 11月6號
- 11月8號
- 11月9號
- 12月2號
- 12月3號
- 1936年
- 1939年
- 1944年
- 1946年
- 1947年
- 1949年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60年
- 1964年
- 1966年
- 1969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8年
- 1986年
- 1995年
- 1997年
- 1月16號
- 1月18號
- 1月22號
- 1月6號
- 2003年屯門公路雙層巴士失事
- 2005年死
- 2006年
- 2007年
- 2007年昂坪吊車跌落事故
- 2007年香港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泛民主派初選
- 2010年
- 2010至2011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 2012年
- 2012雙普選
- 2013年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工潮
- 2020年
- 2020年香港中學文憑試歷史科題目風波
- 2月15號
- 2月23號
- 2月24號
- 2月9號
- 3月11號
- 3月13號
- 3月27號
- 3月31號
- 3月3號
- 4月15號
- 4月16號
- 4月22號
- 4月24號
- 4月25號
- 4月26號
- 4月27號
- 4月29號
- 4月4號
- 5月17號
- 5月19號
- 5月24號
- 5月29號
- 5月6號
- 5月9號
- 6月11號
- 6月12號
- 6月13號
- 6月15號
- 6月18號
- 6月19號
- 6月1號
- 6月24號
- 6月28號
- 6月4號
- 6月5號
- 6月8號
- 7月11號
- 7月14號
- 7月16號
- 7月20號
- 7月23號
- 7月24號
- 7月2號
- 7月3號
- 7月9號
- 8月10號
- 8月14號
- 8月24號
- 8月3號
- 8月6號
- 8月8號
- 9月12號
- 9月13號
- 9月14號
- 9月20號
- 9月24號
- 9月30號
- 9月4號
- ALLinHK
- Eric Li
- LC
- Rebecca Chan
- 丁午壽
- 七一遊行
- 七二一元朗襲擊
- 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
- 中環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
- 中華基督教會銘基書院
- 中華聯邦主義
- 九廣鐵路
- 九龍
- 九龍塘消防局
- 九龍東選區 (1998年版)
- 九龍西選區 (1998年版)
- 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 亞洲經驗
- 人民力量
- 伊利沙伯中學
- 何世柱
- 何來
- 何俊仁
- 何俊賢
- 何君堯
- 何啟明 (工聯會)
- 何敏嘉
- 何氏
- 何秀蘭
- 何鍾泰
- 余若薇
- 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
- 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
- 元秋
- 光復東涌
- 入境條例修訂草案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
- 公民黨 (香港)
- 利東商場
- 劉健儀
- 劉千石
- 劉卓裕
- 劉國勳
- 劉小麗
- 劉慧卿
- 劉業強
- 劉江華
- 劉漢銓
- 劉炳章
- 劉皇發
- 劉秀成
- 勞永樂
- 區氏
- 占士
- 反送中包圍立法會
- 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
- 取消資格
- 司徒華
- 吳亮星
- 吳永嘉
- 吳清輝
- 吳秋北
- 吳靄儀
- 呂明華
- 周梁淑怡
- 周浩鼎
- 單仲偕
- 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
- 土地正義聯盟
- 土瓜灣故事館
- 堅料網
- 塑膠購物袋環保徵費計劃
- 夏佳理
- 大埔舊墟天后宮
- 天主教培聖中學
- 天星小輪
- 天水圍公共圖書館
- 天與地
- 姚思榮
- 姚松炎
- 孫東
- 安老事務委員會
- 宣道會台山陳元喜小學
- 容海恩
- 容祖兒
- 專業會議
- 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
- 尹兆堅
- 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
- 山民主義
- 工黨 (香港)
- 廖長江
- 張國柱
- 張國鈞
- 張學明
- 張宇人
- 張建宗
- 張文光
- 張欣宇
- 張永森
- 張華峰
- 張超雄
- 強制拍賣
- 強颱風韋森特 (2012年)
- 彭卓棋
- 律政司
- 徐小鳳
- 徐曉杰
-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 必列者士
- 忠義街花園
- 情陷夜中環
- 惡法
- 拉布
- 政壇新秀訓練班
- 新民主同盟
- 新民黨
- 新界
- 新界東
- 新界東選區
- 新界西
- 新界西選區
- 新界關注大聯盟
- 方剛 (議員)
- 方鏗
- 易志明
- 普羅政治學苑
- 暨南大學
- 有種罪犯叫休班警察
- 未來基金
- 本土新聞
- 朱凱廸
- 朱國強
- 朱幼麟
- 朱氏
- 李兆富
- 李國寶
- 李國永
- 李國英 (香港)
- 李國麟 (議員)
- 李家祥
- 李家祥 (會計師)
- 李巧珍
- 李惟宏
- 李慧琼
- 李柱銘
- 李梓敬
- 李永達
- 李華明
- 李鳳英
- 李鵬飛 (政治人物)
- 杜葉錫恩
- 林依麗
- 林偉強 (香港)
- 林健鋒
- 林卓廷
- 林啟暉
- 林新強
- 林方達
- 林智遠
- 林榮基
- 林淑儀
- 林琳
- 柯創盛
- 梁劉柔芬
- 梁國雄
- 梁家傑
- 梁家騮
- 梁志祥
- 梁文廣
- 梁智鴻
- 梁毓偉
- 梁氏
- 梁熙
- 梁繼昌
- 梁美芬
- 梁耀忠
- 梁頌恆
- 楊啟彥
- 楊孝華
- 楊岳橋
- 楊森
- 楊氏
- 楊耀忠
- 正義聯盟 (政黨)
- 毛孟靜
-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 民主黨 (香港)
- 民生書院
- 民間策略發展委員會
- 永嘉
- 汽車引擎空轉(定額罰款)條例
- 法輪功
- 洗頭艇
- 涂謹申
- 渣打銀行 (香港)
-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 港珠澳大橋
- 游蕙禎
- 湯家驊
- 滙基書院
- 潘佩璆
- 潘兆平
- 熱普城
- 熱血時報
- 王國興
- 甘乃威
- 田北辰
- 皇仁書院
- 盧偉國
- 盧氏
- 真普選
- 真普選聯盟
- 石禮謙
- 硫柳汞
- 社區網絡聯盟
- 社會民主連線
- 福佳始終有你
- 程介南
- 立法會
- 立法會綜合大樓
- 第3屆香港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
- 第3屆香港行政長官選舉
- 第4屆香港立法會地方選區補選
- 第4屆香港立法會選舉
- 第4屆香港行政長官選舉
- 管事
- 管浩鳴
- 紫荊黨
- 終審法院 (香港)
- 終審法院大樓
- 網絡23條
- 緊急情況規例條例
- 羅氏
- 羅致光
- 聖保羅男女中學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 聖若瑟小學
- 聖若瑟書院
- 胡志偉
- 胡經昌
- 自由黨 (香港)
- 英皇制誥 (香港)
- 范國威
- 荃景圍遊樂場
- 莫乃光
- 莫樹聯
- 葉偉明
- 葉劉淑儀
- 葉國謙
- 葉建源
- 葛珮帆
- 董建華
- 蔡素玉
- 蔣志偉
- 蔣麗芸
- 蘋果日報同壹週刊停刊事件
- 街坊工友服務處
- 袁弓夷
- 西九新動力
- 西環契仔契女
- 西裝
- 觀塘願景
- 許長青
- 詹培忠
- 謝偉俊
- 謝偉銓
- 謝婉雯
- 謝氏
- 譚偉豪
- 譚家浚
- 譚文豪
- 譚耀宗
- 譚香文
- 議事論事
- 議長
- 逃犯條例修訂草案
- 道瓊斯內幕交易案
- 選舉管理委員會 (香港)
- 邵家輝
- 郭偉强
- 郭家麒
- 郭榮鏗
- 郭玲麗
- 郭蔭庶
- 鄧兆棠
- 鄧家彪
- 鄧紹斌
- 鄭家富
- 鄭松泰
- 鄭經翰
- 鄺俊宇
- 鄺志堅
- 錢詩文
- 鍾國斌
- 鍾樹根
- 長毛
-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 阿布泰國生活百貨
- 陳仲尼
- 陳偉業
- 陳健波
- 陳克勤
- 陳凱欣
- 陳國強
- 陳國強 (工聯會)
- 陳婉嫻
- 陳學鋒
- 陳家洛
- 陳家洛 (搞清楚)
- 陳家珮
- 陳志全
- 陳恒鑌
- 陳振英
- 陳方安生
- 陳智思
- 陳曼琪
- 陳榮燦
- 陳氏
- 陳沛然
- 陳淑莊
- 陳祖恒
- 陳穎欣 (政治人)
- 陳立僑
- 陳茂波
- 陳鑑林
- 陸頌雄
- 雨遮革命
- 霍啟剛
- 霍英東
- 霍震霆
- 青年民建聯
- 香港2011年僭建事件
- 香港2017年政改方案
- 香港2021年政改方案
- 香港中央圖書館
- 香港基本法第23條
- 香港外交
- 香港女子臺灣遇害案
-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 香港島西選區
- 香港島選區
- 香港工會聯合會
-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 香港市民黨
- 香港政府總部
-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 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
- 香港施政報告
-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 香港民族黨
- 香港法定古蹟一覽
- 香港滙豐喺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同國安法爭議嘅角色
- 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政協委員及有關全國性團體代表界功能界別
-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 香港研究協會
-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
- 香港聖公會
- 香港華仁書院
- 香港警察向九龍清真寺發射藍色水炮事件
- 香港議員
- 香港議會
- 馬力 (民建聯主席)
- 馬窩路花園
- 馬逢國
- 馮志堅
- 馮檢基
- 馮華健
- 麥國風
- 麥氏
- 麥美娟
- 黃俊碩
- 黃國健
- 黃定光
- 黃宜弘
- 黃容根
- 黃成智
- 黃毓民
- 黃碧雲
- 黎棟國
- 黑裝修,紅裝飾,藍罷買,黃幫襯
- 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