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治時期
香港日治時期係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嗰時日軍管香港嘅時期,經過香港攻防戰,由1941年12月25號香港總督楊慕琦投降起,到1945年8月15號日本戰敗投降為止。香港人俗稱呢段時期「三年零八個月」。
香港響英國殖民地統治下嘅發展因為日軍佔領而斷咗。日軍響1941年12月8號偷襲珍珠港嗰日,由酒井隆指揮由深圳打落嚟香港。負責守住香港嘅包括駐港英軍、由加拿大、印度支援香港嘅軍隊同埋香港義勇軍。雖然港府多番宣傳英軍作戰能力,但係英國響歐洲戰場都自己顧唔掂自己,駐港軍隊始終響好不利嘅防守位置。經過多番激戰,英軍最後冇埋最後一個水塘,唯有投降。1941年12月25號,港督楊慕琦代表英國殖民地官員,向當時總部響九龍半島酒店3樓嘅日軍投降。
日軍響佔領香港後即刻成立軍政廳,由酒井隆做最高長官,直到磯谷廉介嚟到做頭一位管香港嘅日本籍總督。酒井隆管香港嗰陣,日軍響香港殺人唔眨眼;又響香港搞「皇民教育」,除咗唔畀用英文同埋迫人用日文外,香港嘅街道地區名稱亦都畀佢哋改做日文。香港市民響經濟、民生等方面都受到摧殘。因為香港畀日軍佔領後唔夠食,日軍迫人返鄉下。唔少人行路時餓死病死。就算留響度嘅市民,普遍都對日軍反感,更加不時有平民響香港島山頭偷襲日軍將領。到咗日軍佔領嘅中期,有香港居民參與東江縱隊抗日武裝組織,響新界等地方對抗日軍。如果佢哋覺得港人造反,就會用槍枝打人。
最後響1945年8月15號,昭和天皇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咗,英國就攞番香港嘅主權。1945年9月,英國皇家海軍少將夏愨以軍政府總督身份統治香港。
歷任地方長官
任期 | 相 | 總督 | 任期 |
---|---|---|---|
香港軍政廳長官 | ![]() | 陸軍中將酒井隆 | 1941年12月25號–1942年2月20號 |
![]() | 海軍中將新見政一 | ||
1 香港佔領地總督 | ![]() | 陸軍中將磯谷廉介 | 1942年2月20號–1944年12月24號 |
2 香港佔領地總督 | ![]() | 陸軍中將田中久一 | 1945年2月1號–1945年8月15號 |
連出去
#
- 1941年
- 1947年
- 3月16號
- 6月6號
- 9月3號
- 七聖古廟
- 三年零八個月 (搞清楚)
- 中環街市
- 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
- 九龍城
- 九龍寨城
- 九龍寨城公園
- 仙杜拉
- 元清閣
-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 八鄉古廟
- 北角
- 北角發電廠
- 南九龍裁判法院
- 南華日報
- 君之代
- 周壽臣
- 啟德機場
- 基督教靈基營暨中心
- 堅尼地道
- 夏慤
- 大埔瞭望台
- 大會堂公共圖書館
- 大鐘樓
- 太子道
- 官立東亞學院
- 寶雲山
- 山頂教堂
- 干德道
- 廖暉
- 彌敦道729號
- 打鼓嶺道
- 招石文
- 政治聯合
- 教堂禮賓樓
- 方樹泉
- 日治時期
- 曾蔭權
- 林燕妮
- 樟樹灘村協天宮
- 民生書院
- 水務署
- 深水埗公園
- 港元
- 潘屋
- 瑪利諾修院學校
- 瑪麗醫院
- 白沙澳何氏舊居
- 石崗機場
- 石鼓壟 (九龍)
- 竹林禪院
- 終審法院大樓
- 維他奶
- 維港渡海泳
- 羅蘭 (香港)
- 老襯亭
- 聖保羅堂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 聖神修院
- 聖約翰座堂
- 舊上水警署
- 舊牛奶公司倉庫
- 舊英軍醫院
- 般咸道
- 英屬香港
- 荃灣碼頭
- 蓮麻坑
- 蘿蔔頭
- 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
- 鄭寶鴻
- 野間賢之助
- 隔坑
- 香 (搞清楚)
- 香港 (搞清楚)
- 香港中學會考
-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
- 香港仔
- 香港公共圖書館
- 香港動植物公園
- 香港國歌
- 香港忠靈塔
- 香港政府 (搞清楚)
- 香港日報
- 香港時間
- 香港民主運動
- 香港海防博物館
- 香港的士
- 香港禮賓府
- 香港聖公會
- 香港賽馬
- 香港足球史
- 香港重光
- 香港重光紀念日
- 馬頭涌
- 黎鏗
- 龍獅香港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