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粵拼:wai4 gei1 baak3 fo1,英文:Wikipedia)係一個建基於wiki嘅多語言嘅百科全書協作計劃,亦係一部用唔同語言寫成嘅百科全書,佢嘅目標同宗旨係為地球上嘅每一個人提供自由嘅百科全書——用佢哋自己揀嘅語言嚟寫嘅,全世界知識嘅總和。
維基百科全書喺2001年1月15號正式成立,由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維持,截至2022年7月,維基百科文章數第一嘅英文維基百科已經有550萬篇文,而所有253種語言嘅版本一共突破4700萬篇文[1],而粵文維基百科亦有125,115篇文(截至2022年7月6號13:29),其中文章數前15名嘅維基百科一共佔總文章數嘅75%,大部分頁面都可以由任何人使用瀏覽器嚟睇同修改,英文維基百科亦促成咗其他計劃,例如維基新聞、維基教科書,雖然亦造成對呢啲所有人都可以編輯嘅內容準確性或正確性嘅爭議,但如果所列出嘅來源係受到肯定嘅話,佢嘅內容亦會具有一定嘅水平。
維基百科開放畀任何人寫,咁得到更多人唔同嘅修訂,資料就越豐富,但同時亦被學界懷疑可信度。佢靠共識唔靠學歷,容易俾人竄改搞破壞。不過近年研究搞壞通常好快改返正,而內容同其他百科全書一樣咁準確。
目前維基百科主伺服器喺美國佛羅里達,喺南韓首爾同荷蘭阿姆斯特丹有額外伺服器。內容受當地法例規範。
特點
維基百科本身有三個特點,同傳統嘅百科全書好唔同:
- 2009年之前,維基百科嘅嘢都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發表,維基百科將自己定位做包括人類所有知識領域嘅百科全書,而唔係本詞典、網絡論壇或者其他任何商業性質嘅網站。2009年5月21號,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決定將文檔授權協議切換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CC-BY-SA),呢個決定自2009年6月15號起生效。
- 計畫本身亦係一個Wiki,畀大眾廣泛參與,維基百科係第一個用wiki系統來編百科全書工作嘅協作計畫。
- 維基百科內容開放,入面啲嘢畀任何人隨意抄同改。
本身有唔少引人注意嘅特點,正係呢啲特點令維基百科有別於傳統嘅百科全書。可以睇埋關於維基百科嘅十件事。
版權
維基百科文本內容跟GNU自由文檔許可證發布,有自由軟件基金會嘅領袖、自由軟件運動嘅先驅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olman)博士嘅支持。斯托曼博士係少數幾個喺維基百科或者Nupedia(另一個內容開放嘅百科全書)開始之前就提出編撰一個自由嘅百科全書嘅人士(睇佢嘅論文,The Free Universal Encyclopedia and Learning Resource)。
語言版本

隻隻文各有各版本,佢哋嘅運作都係獨立嘅,編寫文章唔受其他版所限,同一主題嘅文亦唔一定要由其他版本翻譯過嚟,用機器或者網絡自動翻譯嘅文章係絕對唔會被允許嘅,但係鼓勵跨語言嘅編輯者利用人工嚟進行翻譯,唔同嘅語言版本具有相同政策規範,例如「中立嘅觀點」,但其中可能有部份細節上嘅差異,文章同圖片喺唔同語言版本間可供分享,早期係以跨語言連結(InterWiki)嘅方式分享,後嚟轉咗使用「維基共享資源」(Wikimedia Commons),喺大部分嘅語言版本入面,翻譯過嚟嘅文章只佔文章總數嘅一小部份。


根據Wikistats嘅網絡流量測量服務,截至2022年7月,全球所有維基百科版本嘅總文章數同埋編輯次數分別超過1,630萬條同埋9.57億次,而英文維基百科(en.wikipedia.org/)嘅流量就佔咗維基百科總流量大概21%同45%(超過337萬條同4.05億次),其餘54%就由其他語言嘅維基百科分佔。而根據知名嘅Alexa Internet網路流量統計網站排名,維基百科目前係世界第八、美國第六大網站,亦係世界第一大無廣告網站[2]。
以下列出嘅係文章數頭15名嘅維基百科語言版本,依照世界標準時2018年4月1號嘅文章數排序,最新數據如下[3]:
排名 | 語言 | 當地語言 | 維基 | 文章 | 總數 | 編輯次數 | 管理員 | 用戶 | 活躍用戶 | 文件 | 深度 |
---|---|---|---|---|---|---|---|---|---|---|---|
1 | 英文 | English | en | 6,063,336 | 44,625,583 | 829,126,131 | 1,226 | 33,263,829 | 140,770 | 866,952 | 901.90 |
2 | 宿霧文 | Sinugboanong Binisaya | ceb | 5,378,654 | 8,964,169 | 21,767,251 | 5 | 46,222 | 156 | 0 | 1.08 |
3 | 瑞典文 | Svenska | sv | 3,732,394 | 7,651,154 | 42,592,874 | 65 | 604,843 | 3,118 | 0 | 5.82 |
4 | 德文 | Deutsch | de | 2,415,126 | 6,102,246 | 174,733,536 | 194 | 2,873,690 | 19,865 | 129,975 | 94.25 |
5 | 法文 | Français | fr | 2,201,779 | 9,368,520 | 146,574,825 | 164 | 3,062,673 | 20,306 | 53,840 | 220.63 |
6 | 荷蘭文 | Nederlands | nl | 2,003,791 | 3,947,762 | 51,241,521 | 43 | 907,087 | 4,015 | 28 | 14.26 |
7 | 俄文 | Русский | ru | 1,616,797 | 5,619,872 | 91,520,476 | 83 | 2,270,378 | 11,412 | 208,726 | 131.40 |
8 | 意大利文 | Italiano | it | 1,600,955 | 5,278,197 | 95,570,492 | 114 | 1,640,245 | 8,787 | 141,460 | 131.76 |
9 | 西班牙文 | Español | es | 1,592,955 | 6,821,085 | 106,245,329 | 70 | 4,948,384 | 16,879 | 0 | 205.59 |
10 | 波蘭文 | Polski | pl | 1,406,460 | 2,823,089 | 52,886,031 | 106 | 879,075 | 4,425 | 33 | 27.81 |
11 | 瓦瑞文 | Winaray | war | 1,263,988 | 2,875,742 | 6,187,060 | 2 | 36,577 | 66 | 44 | 3.51 |
12 | 越南文 | Tiếng Việt | vi | 1,242,783 | 16,004,521 | 38,550,209 | 22 | 593,647 | 1,568 | 26,588 | 306.01 |
13 | 日文 | 日本語 | ja | 1,201,691 | 3,500,194 | 75,144,900 | 45 | 1,313,391 | 13,320 | 85,089 | 79.87 |
14 | 中文 | 漢語 | zh | 1,120,103 | 6,200,943 | 59,421,505 | 79 | 2,945,118 | 9,075 | 53,430 | 172.62 |
15 | 阿拉伯文 | العربية | ar | 1,040,391 | 3,473,061 | 27,941,592 | 31 | 1,468,544 | 4,914 | 30,684 | 213.78 |
- 維基百科總文章數:48,604,475(所有語言版本)。
- 請注意,文章數只係比較唔同語言版本間規模嘅一種形式,文章質量(品質)同樣重要,例如喺某啲維基百科版本入面,有好多文都係楔位文章同埋超短文。另外,某啲語言版本已登記嘅總用戶數雖然較少,但實際參與編輯嘅總人數較多,令總文章數相較起來反而較多,例如俄文維基百科已登記嘅總用戶數只得中文維基百科嘅60.43%,但實際參與編輯嘅總人數估計係中文維基百科嘅2.2倍,因而總文章數超出57萬,係中文維基百科嘅1.79倍。
守則
呢啲守則令成個計劃能夠平穩同埋有成效咁展開,以下只係其中嘅一啲守則。
- 由於參與者擁有唔同嘅意識形態同背景,嚟自世界唔同角落,維基百科試圖令佢嘅文章客觀、公正。呢個並唔係話要以"一種"客觀嘅觀點嚟表述,而係公平咁呈現一個議題所有嘅觀點。
- 有一啲所有參與者都要遵守嘅重要嘅命名常規。
- 維基友用“討論頁”嚟討論點樣修改文章,而唔係喺文章度討論。至於一啲會影響到好多文章嘅議題就放喺元維基入面討論。
- 有一啲唔受歡迎嘅文章,因為佢哋嚴格嚟講並唔係百科全書嘅文章。
- 維基百科社群有好多受廣泛支持嘅規則必需遵守。其中最受支持嘅一條規則係:「如果規則令你覺得緊張同有壓力,令你唔想再參與維基,咁就忘記呢啲規則,做你自己嘅事啦!」("If rules make you nervous and depressed, and not desirou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wiki, then ignore them entirely and go about your business.")但令人驚奇嘅係,雖然係咁,維基至今依然係一個好有組織、好有規範嘅系統。
參與嘅人

維基百科係由全球無數志願學者、玩家、學生等等有知識嘅人一齊建築嘅。計劃嘅參與者叫做維基友。參與者嘅人數喺度不斷咁增加,特別係受到良好教育嘅人士。
成個計畫冇所謂嘅主編。兩個創立維基百科嘅人,占美·威爾斯(Jimmy Wales,一個小型互聯網公司Bomis嘅CEO)同拉里·桑格(Larry Sanger),鍾意將自己睇成係負責防止計畫走回頭路嘅普通參與者。
喺計畫嘅最初幾年,桑格係威爾士請嘅一個職員,負責管理維基百科(同Nupedia);當出現意見分歧,佢可以聽完各種意見後作最終決定。但係隨著資金嘅短缺,桑格最終不得不辭職,不過佢依然參與維基百科計劃。
占美·威爾士同全體維基友,而家負責桑格之前嘅部分工作。為維基百科作出過貢獻嘅其他現時同過去Bomis嘅僱員包括Tim Shell,Bomis嘅創辦人之一,同程序員Jason Richey以及Toan Vo。
審核機制
維基百科係個民主制、精英制、獨裁制嘅混合。通常大部分嘅內容,由一般嘅維基友討論、修改,通常係以民主嘅形式。維基百科嘅系統裏面同時有資深嘅網友擔當管理員,佢哋擁有比普通維基友更大嘅權力,好似刪除文章或者封鎖用戶。好敏感嘅議題,就由珍寶·威爾士最後把關[4]。
歷史

維基百科最初嘅構想係拉里·桑格(當時Nupedia主編)同一個電腦程序員Ben Kovitz喺2001年1月2號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嘅一次談話中最早提出嘅。Kovitz當時係wiki程序嘅協作開發者之一(而家重係)。當佢喺晚餐向桑格解釋wiki嘅概念嗰陣,桑格即刻發現wiki可能係整一個更開放嘅百科全書計劃嘅技術。喺之前嗰幾個月,桑格同佢嘅老闆威爾士,Bomis, Inc. 嘅總裁兼CEO,討論過點樣通過建立一個更開放、輕鬆嘅計劃嚟協助Nupedia發展。
因此桑格即刻說服威爾士喺Nupedia入面建立一個wiki。Nupedia嘅第一個wiki喺1月10號上線,不過喺Nupedia嘅編緝人員入面遇到極大嘅阻力。因此,一個新嘅以「維基百科」(Wikipedia)命名嘅新計劃喺1月15號喺wikipedia.com正式啟動。位於聖地牙哥嘅伺務器同電纜都係由威爾士捐嘅。
喺科技站點Slashdot嘅三次報道後,維基百科開始受到越嚟越多嘅關注,此外Google一日亦會帶嚟成百人嘅新流量。
英文維基百科喺2001年2月12號達到1,000頁,9月7號達到10,000篇文。喺計劃嘅第一年,有超過20,000篇文俾人整咗出嚟,平均每個月1,500篇。2002年8月30號,已經有40,000篇文。成長嘅速度自計劃之初就喺度平穩咁增長。
隨之而嚟嘅就係國際化嘅維基百科,2001年5月,13個非英文維基百科版本計劃開始(包括阿拉伯文、中文[5]、荷蘭文、德文、世界文、法文、希伯來文、意大利文、日文、葡文、俄文、西班牙文同瑞典文)。到9月,又有三個語言版本加入咗維基百科大家族。到咗嗰年尾,挪威文等另外三個語言版本亦宣布成立。
2002年2月,由Edgar Enyedy領導,非常活躍嘅西班牙文維基百科突然退出維基百科並起咗佢哋自己嘅自由百科(Enciclopedia Libre;enciclopedia.us.es);理由係未來可能會有商業廣告同失去主要嘅控制權。同一年10月,喺維基百科參與者Daniel Mayer(maveric149)同其他參與者試圖重新整合兩個計劃,但係Enciclopedia Libre嘅參與者投票決定,喺維基百科能夠提出一個團圓提案之前,反對重新整合。然而,Enciclopedia Libre嘅用戶唔排除喺未來重新合併嘅可能性,同埋希望繼續同維基百科保持聯繫。呢場紛爭亦引起咗關於非英文維基百科版本嘅角色嘅廣泛討論,並且直接導致非英文維基百科嘅幾項重大改革。
亦成日有破壞者訪問維基百科同埋大肆破壞計劃,通常呢啲破壞都會好快被修複,但係對英文維基百科頭版嘅不斷破壞最終導致頭版被「保護」,以確保得管理員先可以修改佢。
2002年3月,用戶ID24開始喺英文維基百科發表好多極左文章,關於佢嘅激烈討論最終導致嚴重嘅人身攻擊,珍寶·威爾士最終喺2002年4月禁止ID24對維基百科進行編輯(但係畀佢繼續睇)。而成日喺德國歷史相關嘅文章入面發表親右翼觀點,同埋導致多次爭論嘅用戶「Helga」,就喺2002年9月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
2002年8月,喺珍寶·威爾士宣布佢將唔會喺維基百科上面刊登商業廣告之後冇耐,維基百科嘅網址(域名)由wikipedia.com變成wikipedia.org。
同年10月,Derek Ramsey(Ram-Man)開始用機械人軟件(bot)自動添加有關美國城市嘅信息。呢啲文章都係自動由人口普查報告度產生嘅。同時,類似嘅程序重用喺部分其他議題。
2002年12月,兄弟計劃Wiktionary(維基辭典)正式開始;佢嘅宗旨係建立一個所有語言嘅詞典。佢同維基百科喺同一個伺務器上運行,用同樣嘅軟件。
2003年1月,維基百科開始支援TeX數學公式顯示,代碼由Taw編寫。
2003年1月22號,英文維基百科達到10萬篇文嘅里程碑,並再次被Slashdot報道,兩日後,當時第二大嘅維基百科,德文維基百科,亦達到1萬篇文里程碑。
評價
軟件同硬件

維基百科採用嘅wiki軟件版本係由Clifford Adams編寫嘅UseModWiki(第一版)。2002年1月,維基百科開始喺PHP wiki軟件上運行,並使用MySQL數據庫。Magnus Manske重特別為維基百科專門寫咗好多功能(第二版)。之後冇耐,隨著人流增加,網站速度明顯下降,到咗幾乎無法編輯文章嘅地步。對軟件嘅一啲修改只能應付暫時嘅需要。跟住Lee Daniel Crocker由頭開始寫過成個程序;由2002年6月開始,一個新嘅程序開始運行(第三版)。Brion Vibber從此開始負責修補同維修程序同埋數據庫。目前所用軟件叫做MediaWiki。
2005年1月,維基百科運行喺佛羅里達州嘅39個伺務器。到咗2005年9月,伺務器嘅數量已經加至100幾個,分佈喺全球四個地方[6]。

維基百科係由義工編者所寫,並由同時運作以下各項目嘅非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運作:
其他語言版本
多過50,000篇文嘅話: |
多過10,000篇文嘅話: |
超過1,000篇文嘅話: |
完整一覽 - 跨語言整合 - 整新語言版本 |
類似計畫
維基百科成日被攞嚟同下面嘅計畫做比較:
- Nupedia:維基百科嘅前身,已停止嘅百科全書計畫。
- Everything2(Everything2):範圍更廣嘅計畫,性質不限百科全書,內容屬於唔開放。
- Citizendium:由維基百科創辦人之一嘅拉里·桑格(Larry Sanger)喺2006年成立,試行階段需要註冊,註冊自由,要求用戶真名同個人簡歷,用戶分作者同編者,編者多數係專業人員,有權「贊同」某一次編輯。
- 自由百科:由部分脫離西班牙話維基百科嘅用戶建立嘅網上百科全書。
- Wikiznanie,類似俄文維基百科嘅網上百科全書。
- h2g2(h2g2):英國廣播公司發起嘅有時好幽默嘅百科全書,建基於Douglas Adams嘅小說入面虛構嘅百科全書《銀河便車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 大英線上百科全書:屬於大英百科全書嘅網上線上版,但係要畀錢先用得,兼且只畀大英百科全書嘅專家學者編輯同埋更改。
- 偽基百科:模仿維基百科而起嘅,但係以搞笑同埋惡搞為主,比較幽默怪誕。
- 其他類似中文計畫:互動百科、百度百科、維庫、維客、香港網絡大典、台灣大百科、天下維客、中華維客、互動維客、MBA智庫百科、卡瓦旅遊百科、搜比旅遊百科、漢語方言百科大全等。
睇埋
參考
- ↑ 維基百科語言一覽(維基元)
- ↑ Alexa資料庫入面關於維基百科網站流量同排名嘅資料
- ↑ [1]
- ↑ 參閱《商業周刊》第 960 期文章—維基資料量比《大英百科》多七倍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07年2月25號,.,作者:林宏達
- ↑ 不過中文維基百科直到2002年10月24號先至真正出現第一篇文
- ↑ "維基百科伺服器的一覽與介紹".
出面網頁
- 維基百科入口網站(英文)
- 中文Planet Wikimedia
- 維基百科嘅時序線—元維基上關於維基百科歷史嘅介紹(英文)
- Toward a New Compendium of Knowledge - Larry Singer(英文)
- The Early History of Nupedia and Wikipedia: A Memoir(英文)
- Hawpedia—(Hawpedia)適合用手機睇嘅維基百科
- The Free Universal Encyclopedia and Learning Resource—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endorsement of Nupedia (later updated to include Wikipedia) 1999.
- Nature's responses to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Nature, 2006年3月23號
- 粵語維基百科頭版
#
- 10月19號
- 11月12號
- 1966年
- 2005年
- 2007年
- 4月28號
- 5月25號
- Crowdsourcing
- DBpedia
- Help:塞克地區文嘅國際音標讀音
- Help:威爾士文嘅國際音標讀音
- Help:德文嘅國際音標讀音
- Knol
- Stub
- Wikiwand
- 㞗屎
- 一串紅
- 一氧化碳中毒
- 三唑侖
- 世界文維基百科
- 世界語
- 丙型肝炎
- 中國大陸愛滋病情況
- 中文維基百科嘅爭議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
- 中風
- 丹麥文維基百科
- 乙型肝炎
- 乙狀結腸內窺鏡
- 九節地菖蒲
- 乳糖消化不良
- 五代同堂茄
- 五指毛桃
- 亞氏保加症
- 亞洲馬蓋蔴
- 亞美尼亞文維基百科
- 亞香棒蟲草
- 人蔘
- 人造心
- 人面樹
- 伊多文維基百科
- 伊波拉出血熱
- 低地德文維基百科
- 低血壓
- 作家
- 你 (時代年度風雲人物)
- 依地文維基百科
- 保加利亞文維基百科
- 保安群組、裝修群組
- 倫巴第文維基百科
- 假檳榔
-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 光棍樹
- 克羅地亞文維基百科
- 內嗅皮質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
- 冰島文維基百科
- 分心
- 刺桐
- 劍麻
- 加泰羅尼亞文維基百科
- 加里西亞文維基百科
- 匈牙利文維基百科
- 化療
- 南天仙子
- 南洋楹
- 南非文維基百科
- 占美威爾斯
- 印地文維基百科
- 印尼文維基百科
- 印度榕
- 危險駕駛引致他人死亡
- 口窒窒
- 可樂果
- 吉祥物
- 含笑
- 吳語
- 吳語維基百科
- 咪達唑侖
- 哈薩克文維基百科
- 喇叭花
- 土耳其文維基百科
- 地榆
- 地湧金蓮
- 坡參
- 埃及阿拉伯文維基百科
- 埃維文
- 基本英文
- 塔加洛文維基百科
-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文維基百科
- 塞爾維亞文維基百科
- 壞血病
- 壯文維基百科
- 夏枯草
- 多囊腎
- 多巴胺
- 夜蘭香
- 夜貓
- 夜香木蘭
- 大便見血
- 大嶼八角
- 大紅花
- 大花紫薇
- 大麻
- 大麻二酚
- 大黃花
- 天仙子
- 夾竹桃
- 奇楚華文
- 奇楚華文維基百科
- 奧克文維基百科
- 妄想型人格違常
- 威爾斯文維基百科
- 娃威娃威文維基百科
- 孔雀椰子
- 孜然
- 孟加拉文維基百科
- 安全性行為
- 客家文維基百科
- 客家話
- 宿霧文維基百科
- 富拉文
- 尖葉木樨欖
- 尼瓦爾文維基百科
- 山指甲
- 山棕
- 山楂
- 山瑞香
- 山銀花
- 差不多先生傳
- 巴斯克文維基百科
- 巽他文維基百科
- 布拉希文
- 布禮斯文維基百科
- 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
- 希伯來文維基百科
- 希臘文
- 希臘文維基百科
- 年度維基友
- 庫爾德文維基百科
- 廉布文
- 張韡騰
- 強迫症
- 復羽葉欒樹
- 德文維基百科
- 心肺復甦法
- 快樂鼠尾草
- 性侵犯
- 意大利文維基百科
- 愛沙尼亞文維基百科
- 扎扎文
- 折毛造假事件
- 拉丁文維基百科
- 拉利辛加
- 拉脫維亞文維基百科
- 拉茲文
- 拿玻里文維基百科
- 指天椒
- 挪威文維基百科
- 捷克文維基百科
- 搜尋器
- 撐篙竹
- 散光
- 數據庫
- 數碼營銷
- 文殊蘭
- 文竹
- 文言維基大典
- 斯洛伐克文維基百科
- 斯洛文尼亞文維基百科
- 斯華希里文
- 新挪威文維基百科
- 日文維基百科
- 時昭
- 晉語
- 普什圖文
- 曼陀羅
- 月季
- 木棉花
- 木欖
- 木油桐
- 木芙蓉
- 木荷
- 木薯
- 杞子
- 枇杷
- 林堡文維基百科
- 柯羅毛文
- 格魯吉亞文維基百科
- 桂木 (植物)
- 桂花
- 桑寄生
- 桫欏樹
- 梅
- 棕櫚
- 植皮
- 椰棗
- 楊梅
- 楊葉肖槿
- 楓香
- 楝樹
- 構樹
- 槲寄生
- 樟
- 檳榔
- 檵木
- 檸樂煲薑
- 檸檬桉
- 權威控制
- 正紅樹
- 武漢肺炎
- 毒啤梨
- 毒芹
- 氣功
- 水團花
- 水東哥
- 水松
- 水浮蓮
- 水蔥
- 求聞百科
- 沙士
- 沙士病毒
- 沙士病毒2型
- 油木
- 油桐
- 油椰子
- 法文維基百科
- 法蘭克-普羅旺斯文
- 波多文
- 波巴布樹
- 波斯尼亞文維基百科
- 波斯文維基百科
- 波蘭文維基百科
- 泰文維基百科
- 泰盧固文維基百科
- 泰米爾文維基百科
- 洋甘草
- 洋素馨
- 洛陽石竹
- 流行性感冒病毒
- 浮飄
- 海地文維基百科
- 海底椰
- 海芋
- 海蓮
- 淡米爾文
- 港女
- 湘語
- 湯加話
- 滿文
- 潔癖
- 潺槁樹
- 火箭菜
- 灰甲
- 烏克蘭文
- 烏克蘭文維基百科
- 烏茲別克文維基百科
- 無花果
- 燈盞花
- 爪哇文維基百科
- 版權
- 牌子
- 牙周病
- 牛筋草
- 特殊學習需要
- 狗尾粟
- 狗牙花
- 狼尾花
- 狼毒花
- 玉棠春
- 珍珠草
- 瑞典大頭菜
- 瑞典文維基百科
- 甘草
- 產後感染
- 甲型肝炎
- 番石榴
- 番茄
- 瘀斑
- 發羊吊
- 白俄羅斯文維基百科
- 白朮
- 白桑
- 白欖
- 白花鬼針草
- 白蟬花
- 皮咭文
- 皮德蒙文維基百科
- 盆架樹
- 盧森堡文
- 盧森堡文維基百科
- 相思豆
- 睡蓮
- 睫毛蘭
- 知識管理
- 短距苞葉蘭
- 石斑木
- 石榴
- 石筆木
- 砂糖椰子
- 硬枝黃蟬
- 神仙蠟燭
- 神經細胞
- 福建茶
- 禮貌
- 禾雀花
- 科迪文
- 突破性感染
- 窄葉薰衣草
- 窩拉普克文維基百科
- 窩路夫文
- 竇房結
- 立陶宛文維基百科
- 立體電影
- 箭毒木
- 簕欓花椒
- 簡單英文維基百科
- 粟米
- 紅背桂
- 紅花
- 紅花羊蹄甲
- 紅花酢漿草
- 紅花風鈴木
- 紅茄苳
- 紅豆杉
- 細葉桉
- 細葉榕
- 維吾爾文維基百科
- 維基友
- 維基學府
- 維基文庫
- 維基書本
- 維基物種
- 維基百科一覽
- 維基百科嘅撈稿
- 維基百科星
- 維基菢蛋機
- 網民
- 網絡理論
- 罌粟
- 羅漢松
- 羅馬尼亞文
- 羅馬尼亞文維基百科
- 美國蘆薈
- 老花
- 老鼠簕
- 肚痛
- 肺水腫
- 腎蕨
- 腦
- 腦電圖
- 腦電波
- 自閉症
- 臺灣話
- 舊白俄羅斯文維基百科
- 艷山薑
- 艾馬拉文
- 芒果樹
- 芝蔴
- 芬蘭文維基百科
- 芭蕉
- 花生
- 花葉冷水花
- 花葉良薑
- 花葉蘆竹
- 茅膏菜
- 茨華拿文
- 茶多酚
- 茶花
- 荷花玉蘭
- 荷蘭文維基百科
- 莫德納武漢病毒病疫苗
- 莽草
- 菊芋
- 菠菜
- 菩提樹
- 萬年青
- 葛
- 葡萄牙文維基百科
- 蒙古文維基百科
- 蒙古蒲公英
- 蒜頭
- 蒲桃
- 蓮花
- 蓮霧
- 薩莫吉提亞文維基百科
- 藏文維基百科
- 蘆葦
- 蘇鐵
- 蘭花
- 蠟梅
- 血友病
- 複雜系統
- 西地那非
- 西班牙文維基百科
- 西里西亞文維基百科
- 許瑜真
- 變葉木
- 豆梨
- 豬籠草
- 資訊科技
- 賽牡丹
- 贛語
- 越南文維基百科
- 車前子
- 車臣文維基百科
- 軟枝黃蟬
- 軟骨病
- 軟骨草
- 近視
- 連花清瘟膠囊
- 過度活躍症
- 酈安治
- 野白蟬
- 金銀花
- 金露花
- 銀樺
- 鐵冬青
- 鐵力木
- 鐵海棠
- 開刀
- 間發性晚間血紅蛋白尿病
- 閩南話
- 閩南話維基百科
- 閩東語維基百科
- 防火長城
- 阿伊努文
- 阿化文
- 阿塞拜疆文維基百科
- 阿拉伯文維基百科
- 阿斯圖里亞斯文維基百科
- 阿爾巴尼亞文維基百科
- 阿羅馬尼亞文
- 阿迪格文
- 陰香
- 雀巢芒
- 集體協作
- 雙色高粱
- 雞蛋花
- 雪梨茶
- 電子書
- 電腦科學
- 霸王鞭
- 面癱
- 韃靼文維基百科
- 韓文維基百科
- 頭版/2013
- 頻渣別文
- 首頁/留底
- 香港國家安全法
- 香港電視大典
- 香蕉
- 馬來文維基百科
- 馬來西亞武漢肺炎疫苗接種計劃
- 馬其頓文維基百科
- 馬尾松
- 馬拉也林文
- 馬拉也林文維基百科
- 馬拉加什文維基百科
- 馬拉地文維基百科
- 馬纓丹
- 駁骨草
- 驗大便
- 驚
- 骨折
- 高棉文維基百科
- 鳳尾蘭
- 鴨腳木
- 鵝蛋
- 鷄爪樹
- 鷹爪蘭
- 麥芽
- 黃牛木
- 黃瓜
- 黃皮
- 黃花夾竹桃
- 黃薑
- 黃連
- 黑欖
- 黑死病
- 鼻咽癌
- 龍眼
- 龍舌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