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主派
泛民主派(英文:Pro-democracy Camp),簡稱泛民,本稱民主派,有時又叫做香港右派,係香港傳媒同學者等由2004年起常用嘅辭彙,廣義指支持香港推行民主同普及選舉嘅政治人及組織;當中部分黨派亦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民主、結束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
佢哋經常會同中共支持嘅港共政府同親中共嘅親中共派議員針鋒相對。
歷史
泛民主派一直高舉香港民主運動嘅大旗,佢哋嘅歷史開始追溯到1980年代嘅中英談判。喺之前,英籍嘅貝納祺喺1949年成立嘅香港革新會同埋其他政團亦都曾經爭取過全面直選,但係冇乜影響力。
1950年代至1960年代,香港社會普遍受到冷戰思維嘅影響,民間組織大致分成支持中國共產黨嘅左派及支持中國國民黨嘅右派。六七暴動後,左派抬唔起頭,受盡港英政府打壓;而右派亦因為蔣介石瓜老襯,加上逐漸融入咗香港社會,勢力有所下降。
喺1970年代嘅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文運動、反貪污捉葛柏、文憑教師薪酬運動、金禧事件、保釣運動、艇戶事件等,多數由新興嘅民間團體領導。熾熱嘅社會運動風潮,因此聚集咗一批關注社會嘅人士,為1980年代泛民主派嘅興起奠定基礎。
踏入198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同英國開始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討論,民間嘅論政團體亦好似雨後春筍咁發展起嚟,例如早喺1973年司徒華創立嘅教協,楊森、張炳良等人喺1983年創立嘅匯點,陳偉業、李永達、馮檢基喺1986年成立嘅民協,何俊仁所屬嘅太平山學會等,發表民主回歸嘅訴求同埋參與殖民地政府因應《中英聯合聲明》而發展嘅英式代議民主,參與第1屆香港立法局選舉。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數以千計嘅市民出席開始喺高山劇場搞嘅「高山大會」,討論《香港基本法》嘅起草同埋未來政制問題,並且要求殖民地政府喺1988年第2屆香港立法局選舉入面舉行直選(八八直選),重收集到22萬嘅簽名向政府施壓,但係建議最後畀港督衛奕信否決。高山大會亦要求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喺《基本法》內容加入民主政制。
1986年,由百幾個社運、壓力團體阿頭發表「一九零人政制方案」,支持普選香港行政長官同埋1997年至少有半數立法局議席由直選產生。11個民間團體亦以呢樣嘢為基礎喺10月27號組成咗民主政制促進聯委會(民促會),由司徒華同埋李柱銘兩位基本法草委領導,泛民主派略見雛型。因應當年北京希望可以順利過渡,香港各界人士做咗中共統戰拉攏嘅對象,直至六四事件發生之前,泛民主派同中共關係好好。
1989年4月15號,支持改革嘅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瓜老襯,北京同埋各大城市捲起學潮,泛民主派亦都熱心力撐學運,並且呼籲香港市民上街。5月,四五行動等團體同埋香港專上學聯分別响天星碼頭同埋新華社香港分社進行絕食同埋靜坐,聲援北京學生。
5月21號,100萬人上街遊行,支聯會成立,由司徒華做阿頭。5月27號,香港演藝界响跑馬地馬場舉行咗連續12粒鐘嘅「民主歌聲獻中華」演唱會,籌得1,200萬港幣支援北京學運。5月28號,香港共有150萬人(佔當時全香港嘅四分之一人口)參加響應北京號召而搞嘅「五二八大遊行」。
6月4號清晨,解放軍同埋武警部隊進行六四清場,香港市民喺電視前面得知噩耗,全城悲憤。喺街上,唔少人嘅手臂都綁上黑絲帶以悼念死難者,並且發起多次示威聲討中共政權。支聯會原本計劃於6月7號搞三罷(罷工、罷課同埋罷市),但係由於前一日出現碧街事變,所以最後取消三罷。由1990年到2020年,支聯會年年都搞六四遊行同埋維園六四燭光晚會,而「平反六四」亦成為咗泛民主派嘅核心信念;六四事件之後,司徒華、李柱銘等人退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至此泛民主派同中共關係決裂。
喺1991年第3屆香港立法局選舉、1995年第4屆香港立法局選舉,泛民主派喺地區直選選舉佔盡壓倒性優勢,當中喺1991年,18個地區直選議席入面佢哋就贏咗17個(除咗新界西選區嘅黃偉賢輸畀戴展華之外),當中14席係由港同盟、匯點嘅候選人贏得,剩低3位泛民主派當選人就有民協馮檢基、無黨籍嘅劉慧卿、黃宏發;1995年,泛民主派受惠於彭定康提出嘅新九組政改方案,喺60個立法局議席入面贏得31席,當中由港同盟、匯點合併而成嘅民主黨贏得19個議席,成為港英時期立法局第一大黨,而民協亦有4個議席,就連一二三民主聯盟、街工、職工盟亦各佔一席,其他當選嘅獨立人士就包括陸恭蕙、黃宏發、吳靄儀、黃錢其濂、劉慧卿,1996年,劉慧卿、李卓人、劉千石、梁耀忠同埋黃錢其濂成為前綫嘅創會會員,而陸恭蕙就喺1997年成立民權黨。
主要派系
目前政團
過往
- 前綫(2008年11月同民主黨合併,惟解散方案被黨內會員否決。)
- 香港民主同盟(1994年同匯點合併,成為民主黨)
- 匯點(1994年同香港民主同盟合併,成為民主黨)
- 民權黨(2008年解散)
- 香港民主促進會
- 一二三民主聯盟(2000年解散)
- 民主政制促進聯委會(民促會)
- 太平山學會(成員後來多數成為港同盟嘅成員)
其他泛民主派組織
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2000-2004年度)
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2004-2008年度)
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2008-2012年度)
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2012-2016年度)
其他泛民主派人士
親泛民主派媒體
立場親泛民人士
呢度包括一啲曾公開表態支持香港泛民主派嘅公眾人士,但係本身唔係政治人物或者無高度參與香港政治。
演藝界、文化界人士
- 黃貫中,香港歌手,出席過2003年七一遊行,同喺某年商台頒獎禮公開暗示反對23條。
- 魏秋樺,香港息影電視藝人,曾出席聲討董建華大會及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泛民主派造勢大會,並作為演藝界代表談話。
- 蕭若元,香港著名編劇,人人都叫佢做「蕭才子」,曾經做過民主倒董力量召集人,喺第5屆香港立法會選舉嘅港島區直選入面,排喺劉嘉鴻名單嘅第二位。
- 王宗堯,香港藝人,外號「民主男神」,曾參與雨遮革命、香港修例風波。
- 何韻詩,香港歌手,2014年雨遮革命做過文化界監察暴力行動組發起人。
- 黃耀明,香港歌手。
- 周博賢,香港音樂人,謝安琪嘅長期合作伙伴,曾參選第6屆香港立法會選舉嘅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功能界別。
- 阮民安,香港歌手。
學者
香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
- 成名-社會科學學部副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
- 張楚勇-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高級特任講師,於2007年特首選舉有份提名公民黨梁家傑
- 葉健民-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 宋立功-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
香港公開大學
- 李德成-電腦學系副教授
主持
睇埋
出面網頁
#
- 2006年
- 2006年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
- 2007年香港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泛民主派初選
- 2012雙普選
- 2016年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
- 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同香港有關嘅事
- 202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民主派初選
- 2021年香港區議員宣誓
- 2021年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
- 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3月11號
- 831決定
- 8月6號
- Movin' On
- Shall We Dance? Shall We Talk!
- 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
- 丁江浩
- 七二一元朗襲擊
- 不反對通知書
- 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
- 任嘉兒
- 何偉霖
- 何國豪
- 何桂藍
- 何致宏
- 保普選反暴力大聯盟
- 保皇黨
- 修憲派
- 傅佳琳
- 傘後組織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
- 公民黨 (香港)
- 冼錦豪
- 劉偉聰
- 劉卓裕
- 劉家衡
- 劉柏祺
- 劉江華
- 劉肇軒
- 功能界別
- 勇武派
- 勞永樂
- 區諾軒
- 區議會(第一)功能界別
- 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
- 南深圳
- 又一村 (選區)
- 反共產主義
- 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
- 古桂耀
- 同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有關嘅問題
- 吳定霖
- 吳文遠
- 吳明欽
- 吳美
- 周偉雄
- 周天慧
- 周永健
- 周永勤
- 周賢明
- 和理非
- 善衡書院
- 四邑
- 土地正義聯盟
- 境外敵對勢力
- 大公報
- 大埔區議會
- 太平紳士
- 姚躍生
- 孫少文
- 富臨集團
- 專業動力
- 岑子杰
- 工黨 (香港)
- 廖添誠
- 張嘉莉
- 張國慧
- 張秀賢
- 彭家浩
- 徐子見
- 徐遠華
-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 惡報
- 愛國唔愛黨
- 愛護香港力量
- 抗爭派
- 政治光譜
- 新思維 (香港)
- 方龍飛
- 曾氏
- 本土新聞
- 朱幼麟
- 朱江瑋
- 李世鴻
- 李偲嫣
- 李國權
- 李國麟 (議員)
- 李思敏
- 李梓敬
- 李永財
- 李汝大
- 李詩詠
- 李軒朗
- 林偉文 (民建聯)
- 林健文
- 林兆彬
- 林名溢
- 林忌
- 林榮基
- 柯創盛
- 梁凱晴 (政治人)
- 梁啟智
- 梁國豪 (區議員)
- 梁振英
- 梁晃維
- 梁柏堅
- 梁詠詩
- 楊潤雄
- 楊耀忠
- 楊鎮華
- 楊雪盈
- 櫻桃 (選區)
- 正義聯盟 (政黨)
- 毛家俊
-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 民主思路
- 民主派
- 民主派初選
- 民主派區選聯盟
- 民主派區選聯盟 (2019年)
- 民主黨 (香港)
- 民間策略發展委員會
-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 港共
- 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 溫和民主派
- 漢奸
- 潘任惠珍
- 潘景和
- 潘焯鴻
- 激進建制派
- 熱狗 (搞清楚)
- 熱血公民
- 王德源
- 王振星
- 王百羽
- 甄氏
- 皇室訓令
- 盧懿杏
- 真普選
- 真普選聯盟
- 石鏡泉
- 社區前進
- 票債票償
- 禁止蒙面規例
- 禍港四人幫
- 程張迎
- 符偉樂
- 第1屆香港區議會選舉
- 第2屆香港區議會選舉
- 第3屆香港區議會選舉
- 第3屆香港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
- 第4屆香港立法會地方選區補選
- 第4屆香港立法會選舉
- 第4屆香港行政長官選舉
- 第5屆香港區議會選舉
- 第5屆香港立法會新界東地方選區補選
- 第5屆香港行政長官選舉
- 第6屆香港區議會選舉
- 第6屆香港立法會補選 (2018年3月)
- 第6屆香港行政長官選舉
- 第7屆香港立法會選舉
- 終審法院 (香港)
- 維吾爾族種族滅絕
- 羅偉珊
- 羅霄
- 職業示威 (香港)
- 自決派
- 自由黨 (香港)
- 英皇制誥 (香港)
- 范國威
- 莫乃光
- 莫華倫
- 葉傲冬
- 蔡明禧
- 蔡毅
- 蔡耀昌
- 蘇達良
- 蘋果日報 (香港)
- 袁嘉蔚
- 裝修
- 西環契仔契女
- 西貢區議會
- 觀塘願景
- 許清安
- 譚凱邦
- 譚家浚
- 譚得志
- 譚惠珠
- 譚爾培
- 賀卓軒
- 逃犯條例修訂草案
- 連桷璋
- 道瓊斯內幕交易案
- 邱帶娣
- 邱汶珊
- 郭平
- 鄒幸彤
- 鄭松泰
- 鍾錦麟
- 陳幼南
- 陳弘毅 (法律界)
- 陳振哲
- 陳樹暉
- 陳氏
- 陳蔚嘉
- 陳財喜
- 陳鈺琳
- 雷動計劃
- 顧國慧
- 香港01
- 香港2010年元旦遊行
- 香港2021年政改方案
- 香港2021年移民潮
- 香港公營機構
- 香港區議會
- 香港司法機構
- 香港國家安全法
- 香港外交
- 香港女子臺灣遇害案
-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 香港授勳及嘉獎制度
- 香港政制改革
- 香港政府總部
- 香港政治
- 香港政黨一覽
-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 香港民主派初選大搜捕
- 香港民主派區議員辭職潮
- 香港民間電台
- 香港泛民主派-民政事務總署矛盾爭議
- 香港特別行政區排名表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組織架構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辦公室
- 香港移民潮
- 香港立法會
- 香港自治運動
- 香港親中派同政府遭受報應嘅觀點
- 香港警察爭議
- 香港賀歲煙花匯演
- 香港連儂牆 (第二代)
- 香港選舉
- 馮煒光
- 馮達浚
- 麥景星
- 麥業成
- 麥潤培
- 麥路人
- 黃健菁
- 黃國桐
- 黃春平
- 黃永志
- 黃浩華
- 黃潤達
- 黃絲帶
- 黃耀聰
- 黃舒明
- 黃逸旭
- 黎志強
- 黎智英